阳滋!
独一无二的阳滋。
虽说性情多随心所欲,虽说总是喜欢跑出咸阳宫,虽说总是和自己对着干,虽说总是惹的自己揍她。
但……阳滋就是阳滋。
这孩子……要有这般心意之事,自己少不得要多多叮嘱,待在陛下身边多年,一些事情就算不会做,也听说很多。
“母亲,您都说好几遍了。”
阳滋头大。
母亲总觉自己和小孩子一样,自己是小孩子吗?
明显不是。
那些道理,自己还能不明白?还会不清楚?
“就是说了好几遍,你都不一定记住。”
“协助赈灾是好事,切勿好心办坏事。”
公孙丽抬手打了一个小丫头的肩头,又开始不耐烦了?又开始想要耍脾气?
“丽夫人,阳滋姐姐一定会做好的。”
“阳滋姐姐说了,会将许多东西落于一处处郡县之中,由那些郡县之力给于分配。”
“阳滋姐姐则会给于巡视巡察。”
“若有不足之处,阳滋姐姐给于补上。”
“果然那些郡县之力不足够,不能将事情办好,事后,会给他们好果子吃!”
“……”
曦儿偷笑道。
丽夫人的嘱托自然是对的,也是应该的,其实,阳滋姐姐也有规划的,也有所谋的。
残剑大侠他们也有提出一些意见的。
“嗯?”
“这么说你们已经有了大致协助赈灾之法了?”
“如此就好,如此就好。”
“你个小丫头,既然已经又法子了,还不和我说?”
“该打!”
“……”
公孙丽顿有讶然。
自己的小丫头还能够那样的谋略?将部分力量交给郡县处理,自己则是查漏补缺。
很好。
这个法子不错。
既可以让朝廷官府赈灾更加有力量,也能够让赈灾之力更加的妥善、到位、合适、完整……。
自己的小丫头还有这般谋略?
不简单啊。
但!
还是该打,旋即抬手再次打了小丫头的肩头一下,既如此,还不和自己说,还觉得小丫头啥都没有准备呢。
“母亲!”
“……”
“这里这么多人呢。”
阳滋忍不住了,是自己的母亲?是亲生的母亲?这样对待自己的母亲?那样小看自己的母亲?
着实哼了一语。
“这么多人怎么了?”
“该打就是该打。”
“有心就好。”
“行了,多些耐心,这些人不用你催,他们都已经很尽心尽力了。”
“母亲我也回宫让人整理一些东西,到时候与你一处,一并添为赈灾之用。”
“那些东西放着也是放着。”
“一些东西估计都放在库房二三十年了,比你的年岁还要大呢。”
“……”
再哼也不行。
伸出葱白的手指点了一下小丫头的眉心,公孙丽不再多言,有些时候,看到小丫头行事,总是难掩担心。
也许。
小丫头真的长大了。
面对中原水灾那样的大事,他应该也不会胡闹的,何况……还有那么多人在身边。
还已经有所谋了。
很好。
很好!
继而不再多言,于小丫头和曦儿看了一眼,便是领着随身的宫人离开,一些事,自己也该做。
“公主,城中行当百业的一些人已经到了,按照名册人数,来了八成以上。”
是时,有贴身宫女近前一语。
“八成以上?”
“也差不多了。”
“曦儿,咱们先去瞧瞧那些人。”
“……”
母亲总算走了,母亲总是小看自己。
自己又不是小孩子了。
这次的事情是大事,该如何做……天明兄长、残剑大侠都有所言,就是嫣然姑娘都有所言。
自己已然有数。
这一次定要将事情办的妥妥当当,让母亲以后再也不会说出那样的话。
“嗯。”
“有那些行当之人,财货变作赈灾之物,就快了。”
“再加上少府的力量,再加上驰道之力,赈灾之物运送至中原不会太慢的。”
“……”
曦儿点了点小脑袋。
召集咸阳内的行当百业商贾之人,也是规划之意,少府虽有力量,毕竟是王族的力量。
调动起来多复杂。
若只是调动浅薄之力,足够用,调动核心诸物,就难了。
咸阳是帝国都城,能够在这里立足的行当商人,皆实力不弱,皆实力可用。
单单库房的那些珊瑚、美玉、珠宝、绸缎、紫金币……,可是难以直接赈灾。
需要将那些东西换做各种各样的救灾所需之物,才能够让受灾之地的庶民百姓真正受用。
******
“大小姐。”
“秦国今岁还真是有些奇怪。”
“灾情这么多的,从各地传来的消息来看,无论是关中,还是巴蜀,还是关外诸地,还是山东诸地。”
“还是江南之地。”
“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灾祸之事。”
“嘿嘿,难不成上天的惩罚要来了?”
“尤其是中原之地的雨势,从文书上的时间来看,已经断断续续下了超过半个月了。”
“啧啧,继续下!”
“继续下吧。”
“下的越大越好,将整个中原之地淹没更好了。”
“燕赵北方之地,则是有旱灾。”
“啧啧,一方连绵水灾,一方连绵旱灾,一方多水,一方缺水,天下事还真是奇怪。”
“还是说这是昊天的平衡?”
“记得大小姐你以前说过,万物有序,其力自衡,得与失都是相互依存的。”
“秦国今岁先是占据乌孙之地,又攻灭箕子朝鲜、辰国之地,蒙恬对蒙恬作战也是有胜。”
“如此,秦国多一些灾情,好像也是自然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秦时小说家请大家收藏:(m.62xs8.com)秦时小说家62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